乌桕树并不被称为刺毛树。
乌桕树与刺毛树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乌桕树,学名Sapium sebiferum (L.) Roxb.,是大戟科乌桕属的落叶乔木。在中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北达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
乌桕树的特征
乌桕树高可达15米,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小枝淡紫褐色,密生皮孔。叶菱形至菱状卵形,长3-8厘米,宽3-9厘米,顶端骤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均无毛,侧脉7-11对。花单性,雌雄同株,聚伞花序腋生,花瓣缺;雄花通常15-30朵,雄蕊3-4枚;雌花通常有退化雄蕊3枚和子房1枚,子房3室,每室2胚珠,仅1个发育,柱头3-4裂。蒴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时3瓣裂,每瓣内有
种子1粒,种子近球形,黑色,外被白色蜡质假种皮。花期4-8月,果期9-12月。乌桕树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生长迅速,萌蘖力强,寿命较长,为良好的荒山绿化树种。
刺毛树的介绍
刺毛树,又名野漆树,漆树科漆树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密被金黄色绒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3枚,长圆形至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偏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花杂性,雄花多于雌花;花萼5裂;花瓣5,淡黄色;雄蕊5;子房上位,2室,柱头2裂。核果扁球形,径约1厘米,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刺毛树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各省区,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灌丛中,耐旱耐瘠薄,生长迅速,为良好的水土保持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