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名与分类
学名:Sapium sebiferum(L.)Roxb.
科属:大戟科(Euphorbiaceae),乌桕属(Sapium)
-
形态特征
- 树形: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度可达15米。
- 叶片:单叶互生,叶片菱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边缘有锯齿。
- 花果:春季开花,花小,单性同株;果实为蒴果,成熟时裂开露出白色种子。
-
生长环境
- 喜光,耐旱性强,适应性广。
- 耐瘠薄土壤,但以湿润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
- 抗风力较强,不耐水涝。
-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
用途
- 经济价值:种子含油量高,可用于制造蜡烛和肥皂等。
- 生态功能:良好的绿化树种,能有效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
- 观赏价值:秋季叶色变化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
栽培管理要点
- 定植时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
- 生长期需适量浇水施肥,保持土壤湿润。
- 冬季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冻害发生。
-
病虫害防治
主要有蚜虫、介壳虫等害虫以及白粉病、煤污病等病害,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乌桕树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也是一种优秀的园林绿化植物,在美化城市景观、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