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树简介及价值
苦楝树,学名Melia azedarach L.,是楝科楝属的一种落叶乔木。
其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地,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黄河以南各省区。苦楝树高可达10-2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被星状绒毛。叶为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椭圆形。花淡紫色,圆锥花序顶生。果近球形,成熟时黄色。苦楝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经济价值
苦楝树木材坚硬耐用,纹理美观,是制作家具、农具、乐器等的良好材料。
种子含油量较高,可提取工业用油。树皮、根皮及果实入药,有驱虫、消炎等功效。苦楝树还可用于提炼天然染料,嫩叶可作饲料。
生态价值与园林应用
苦楝树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能生长在贫瘠土壤上,是荒山绿化和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它也是良好的蜜源植物,能吸引蜜蜂等昆虫授粉。在园林中,苦楝树以其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树形,成为观赏树种之一。需要注意的是,苦楝树各部位含有一定毒性,应避免人畜误食。
文化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苦楝树因其四季常青且生命力顽强,被视为吉祥之树,寓意坚韧不拔的精神。许多地方将其作为庭院绿化树种,既美化环境又能带来好运。苦楝树也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