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树简介大尺寸
苦楝树,学名Melia azedarach L.,是楝科楝属的一种落叶乔木,
其树高可达10-20米,胸径达1米左右,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够长成大尺寸的树木。树皮灰褐色,纵裂;小枝被星状绒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卵形至椭圆形,全缘或微波状。圆锥花序顶生,花淡紫色。核果球形或椭圆形,熟时黄色。苦楝树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和经济树种。
形态特征
苦楝树为落叶乔木,树冠广阔而开展,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纵裂。叶片为羽状复叶,小叶7-9枚,卵形至椭圆形,长可达10厘米,宽可达5厘米,边缘全缘或微波状,两面均无毛或下面沿脉有毛。花期4-5月,圆锥花序顶生,花淡紫色,有香气。果期9-10月,核果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后变为黄色,内含一粒
种子。
生态习性与地理分布
苦楝树喜光,耐旱,适应性强,能耐轻度盐碱土,在中性、钙质土上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瘠薄干旱地亦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沙壤土最为适宜。在中国,苦楝树广泛分布于华东、华南、华中及西南等地区,北至河北、山西,南至广东、广西,西至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分布。它还分布于印度、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北部及非洲东部等地。
应用价值
苦楝树因其美丽的花朵和树形,常被用作庭园绿化树种,既可孤植也可群植,同时由于其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也被广泛用于城市绿化和荒山造林。除了观赏价值外,苦楝树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果实、根皮和树皮均可入药,具有杀虫、止痛、驱风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苦楝树还是制作家具、农具等的良好材料,木材纹理美观,硬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