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苞石竹
(Dianthus barbatus L.)
又名美国石竹、十样锦和五彩石竹,石竹科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直立,叶片披针形,花多数,集成头状,花瓣具长爪,瓣片卵形,通常红紫色,有白点斑纹,蒴果卵状长圆形,种子褐色,扁卵形,花果期5-10月。须苞石竹原产欧洲,现我国各地栽培供观赏。须苞石竹性耐寒而不耐酷暑,喜向阳、高燥、通风,和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须苞石竹在园林中可用于花坛、花境、花台或盆栽,也可用于岩石园和草坪边缘点缀。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无毛。茎直立,有棱。叶片披针形,长4-8厘米,宽约1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渐狭,合生成鞘,全缘,中脉明显。花多数,集成头状,有数枚叶状总苞片;花梗极短;苞片4,卵形,顶端尾状尖,边缘膜质,具细齿,与花萼等长或稍长;花萼筒状,长约1.5厘米,裂齿锐尖;花瓣具长爪,瓣片卵形,通常红紫色,有白点斑纹,顶端齿裂,喉部具髯毛;雄蕊稍露于外;子房长圆形,花柱线形。蒴果卵状长圆形,长约1.8厘米,顶端4裂至中部;种子褐色,扁卵形,平滑。花果期5-10月。


生长习性
五彩石竹性耐寒而不耐酷暑,喜向阳、高燥、通风,和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

栽培技术
须苞石竹常用播种、分株、扦插法繁殖。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1至22℃。播种繁殖一般在9月进行。播种于露地苗床,播后保持盆土湿润,播后5天即可出芽,10天左右即出苗,苗期生长适温10-20℃。当苗长出4-5片叶时可移植,翌春开花。也可于9月露地直播或11-12月冷室盆播,翌年4月定植于露地。扦插繁殖在10月至翌年2月下旬到3月进行,枝叶茂盛期剪取嫩枝5-6厘米长作插条,插后15-20天主根。分株繁殖多在花后利用老株分株,可在秋季或早春进行。例如可于4月分株,夏季注意排水,9月份以后加强肥水管理,于10月初再次开花。

主要价值
五彩石竹株型低矮,茎秆似竹,叶丛青翠,自然花期5-9月,从暮春季节可开至仲秋,温室盆栽可以花开四季。花顶生枝端,单生或成对,也有呈圆锥状聚伞花序,花径不大,仅2至3厘米,但花朵繁茂,此起彼伏,观赏期较长。花色有白、粉、红、粉红、大红、紫、淡紫、黄、蓝等,五彩缤纷,变化万端。园林中可用于花坛、花境、花台或盆栽,也可用于岩石园和草坪边缘点缀。大面积成片栽植时可作景观地被材料,另外石竹有吸收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本领,凡有毒气的地方可以多种。切花观赏亦佳。

产品花期:春季 产品高度:50-80cm
播种季节:秋播 每克参考粒数:960
颜色:混色、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