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荆花是指羊蹄甲属的植物在中国通常所说的
紫荆花有两种主要形态: 一种是特指苏木科紫荆属的植物紫荆(拉丁学名: Cercis chinensis),它是中国传统
园林植物; 另外一种则是指豆目苏木科羊蹄甲属的红花羊蹄甲(拉丁学名: Bauhinia blakeana),它是香港的市花,因花瓣为鲜艳的紫色而被称为紫荆花,常被简称为紫荆。
为何这样区分虽然两种植物都被称作紫荆花但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科和属。苏木科紫荆属的紫荆是中国原生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常用于观赏与绿化。而羊蹄甲属的红花羊蹄甲则是由英国园艺学家在1880年代培育出的人工杂交种,因其花朵美丽且花期长,成为了香港的象征。在中国内地,人们提到紫荆花时通常指的是前者,而在香港及海外华人社区,则多指后者。
苏木科紫荆属的紫荆紫荆(Cercis chinensis)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度可达10米左右。它的花朵小巧玲珑,颜色从淡紫到深紫不等,有时还带有白色斑点。花期在春季,通常在叶子展开之前开放。紫荆广泛分布于中国的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地区,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在传统医学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羊蹄甲属的红花羊蹄甲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是一种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5米。它的花朵较大,颜色鲜艳,通常为深紫色或洋红色。花期较长,几乎全年都有花开,尤其以冬季最为繁盛。红花羊蹄甲是由红花羊蹄甲(B. purpurea)与白花羊蹄甲(B. variegata)杂交而成,最初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发现,因此得名“香港紫荆”。1965年,红花羊蹄甲正式成为香港的市花,象征着香港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总结无论是在中国内地还是香港地区,紫荆花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美好的寓意。尽管两者在外形和生物学特征上有所区别,但它们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美丽
花卉,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