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大全
马尾松(拉丁学名:Pinus massoniana Lamb.) 是中国特有树种,分布极广,东起浙江、福建沿海,西至云南、四川,北界为秦岭南麓及河南南部,南达广东、广西及台湾等省区。
形态特征
马尾松为常绿大乔木,高可达45米,胸径1米;树皮红褐色,深纵裂,内皮鲜黄色;一年生枝淡黄褐色或淡红褐色,无毛,二、三年生枝红褐色或淡紫褐色;冬芽圆柱形,红褐色,顶端尖,生于主枝者长1.2-2厘米。叶针形,通常3针一束,稀2针一束,长8-20厘米,微弯曲,边缘有细锯齿,上面中脉凹下,下面沿中脉两侧被白色粉气层;树脂道体生,边生兼中生,6-11个。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长4-7厘米,径3-5厘米,有短梗,成熟时栗褐色,宿存。
种子长卵圆形,长约1厘米,径约5毫米;种翅宽大,较种子为长,褐色。
生长环境与地理分布
马尾松喜光、喜温、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是南方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中国分布很广,北自河南及黄河下游以南,南达广东、广西,西自四川中部、云南东部和西藏东南部,东至东南沿海各省都有分布。马尾松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能生长在酸性岩、砂岩、石灰岩及冲积土上,尤其适于生长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
用途价值
马尾松木材供建筑、桥梁、枕木、矿柱、农具及家具等用材,又可作造纸原料;树皮可提取栲胶;花粉可酿制松花酒;种子富含油脂,供食用或工业用;枝叶和种子可作猪、羊饲料;木材可提炼松节油;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可作为城市绿化树种。马尾松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松节、松针、松脂等均可入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