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景观要做些什么

后疫情景观要做些什么
在后疫情时代,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城市和自然的关系, 以及如何构建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我们应该加强绿地建设, 提升城市的绿化水平, 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空间。 在设计上要注重人性化, 关注使用者的需求和体验, 打造舒适宜人的公共空间。 创新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智能系统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感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让更多人参与到城市绿化的行动中来。
强化绿地建设
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城市需要更多的绿色开放空间。这不仅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还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可以在城市中增加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 并种植各种植物, 形成丰富的植被层次。 还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 比如设置儿童游乐区、老年人健身区等功能区域。
注重人性化设计
后疫情时代的景观设计应更加注重人性化, 考虑到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在公园内增设休息座椅、遮阳设施等, 方便市民长时间停留; 或是在步行道旁设置指示牌, 引导人们更好地游览整个园区。 还可以引入无障碍设计理念, 确保所有群体都能享受到这些公共空间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应用创新技术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景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另一个重要方向。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植物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 以便及时调整养护措施; 或者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收集游客反馈信息, 从而不断优化游园体验。 还可以通过开发APP等方式提供更多线上服务, 如预约参观、在线支付等, 让游客享受更加便捷的服务。
培养公众参与感
在后疫情时期, 培养公众对于城市绿化的参与感也至关重要。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宣传活动, 如植树节、环保讲座等, 增强市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支持度。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到周边环境美化工作中来, 比如组织志愿者清理垃圾、维护公共设施等活动, 共同营造一个美丽宜居的城市家园。

给大家推荐一些园林景观常用的植物,常见的分类品种等等,希望大家喜欢我们的内容

(点击图片或蓝色字体浏览具体品种大全)

1、大乔木类 点击浏览更多(一般是行道树,高大植物)

大乔木

2、小乔木类 点击浏览更多(2~5米左右的有主干苗木

小乔木

3、地被植物类 点击浏览更多石楠 女贞 冬青等等篱笆类植物)

地被植物

4、造型树景观植物 点击浏览更多(常见的松树造型,黄杨造型,女贞造型等)

造型树

5、松柏类植物 点击浏览更多(隔离带,围挡使用最多)

松树

6、竹子类 点击浏览更多(早园竹,刚竹,毛竹等等)

竹子

7、球类植物 点击浏览更多(人工修剪成皮球状的苗木,如石楠球 冬青球)

球类植物

8、藤本类植物 点击浏览更多(攀爬植物 藤本月季 紫藤 凌霄等)

藤本植物

9、常绿乔木类植物 点击浏览更多大叶女贞香樟,含笑等)

常绿树

10、草坪草类 点击浏览更多(冷季型 暖季型 混播型)

草坪

11、园林花卉种子 点击浏览更多(草本居多 春夏秋三季开花)

微信图片_202306041716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