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有一个俗名——丽春花,这名字的确是明媚了春天的风景,说得倒也贴切,但还是感觉太艳了点,其他的俗名:赛牡丹、锦被花,百般娇亦是如此,终不如“虞美人”轻盈、优雅。
虞美人即将开花时,叶丛里会高高升起无数枝花茎,花茎上长满柔软的毛刺,顶端举着蛋圆形的花骨朵儿,傲娇地挺立于绿叶之上,此时的花骨朵像一个结实的小青桃,沉甸甸地、毛茸茸地,将柔软的花茎压得弯了一个腰,极像低头沉思的少女。
待到虞美人开花时,花蕾绽放,萼片脱落,花朵便脱颖而出,弯着的身子直立起来,花瓣质薄如绫,光洁似绸,虽无风亦似自摇,风动时更是飘然欲飞。
虽说与罂粟同宗同源,长相也有些相似,但终归有很大的不同。鸦片罂粟和苞鳞罂粟的果实可以提炼毒品,是国家明令禁止种植的;而虞美人则可以正大光明地开在阳光下,开在你家的花园中,无数花朵连成一片红云,如天边的锦云。
如若说如何区别,倒也简单:
虞美人全株被毛,果实小巧,叶片为二回羽状复裂,植株纤细袅娜,花瓣有绢纱质感,花色以深红色为主。
罂粟植株光滑无毛,果实饱满,圆滚滚的披着白粉,叶片为波缘状锯齿,花色丰富,植株整体更加壮硕。
除了外形的差异,罂粟和虞美人也有不同的象征,罂粟是邪恶的象征,而虞美人却是缅怀战争与和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念花。
1915年5月,加拿大诗人John McCrae在一战期间作为一名军医,掩埋战友遗体时,看到充满生命气息的深红色虞美人漫山开放,被深深感动,写下有名的诗作《在弗兰德土地上(In Flanders Fields)》。此后虞美人便逐渐成为纪念阵亡士兵的象征物,迅速成为人们用以纪念那些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后来的冲突战争中的人的最恰当和最持久的方式。
之后每年为了纪念一战停战日(Remembrance Day)——11月11日,很多国家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均会在胸口佩戴虞美人,据说它的图案很像一颗子弹打进了身体,而红色花瓣就像是渗透出来的鲜血。以此,来不断地提醒着人们记得战争的伤痛,同时也为战争带走的生命送上敬意和缅怀。
虞美人是比利时的国花,也是波兰和阿尔巴尼亚的国花。在比利时的荷语区随处可见这种红色小花,或成片盛开在草地上,或悄悄绽放在街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