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梅进入江浙地区

无论是景观应用还是苗圃生产,梅北三角已经暗流涌动,以江浙为代表的华东市场,三角梅大规模推向华南以北市场。北上三角梅具有挑战性。需要解决市场认可、耐寒性、物流等问题。华东地区有三角梅客串。许多南派三角梅经营者已经瞄准了这个地方,当地种植者也在追求差异化的过程中关注三角梅。

称谓是最突出的。江浙两地经销商在称呼三角梅品种时,大体称为“云南三角梅”、“福建三角梅”,甚至还有“金华三角梅”,名称分类依据的是产地。这里产品化概念薄弱,品种化更是不可能。华南市场不然,那里三角梅的分类比较成熟。经过对比分析,江浙经销商称之为云南三角梅,华南地区称之为云南小紫。

这两个品系只是云南和福建三角梅的两个品类,也只是传统的产品品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细分品种,华南目前还没有那么细分。千日红园艺按照品种化生产标准,如果在华东使用那套理念和技术,可以算是跳级。


三角梅.jpg

技术误区埋雷

所以不难想象,江浙三角梅的技术问题比称谓问题更突出。在当地的花木市场上,大多数经销商都以错误的方式培育三角梅,而且不知道。很多经销商卖的三角梅花稀稀拉拉,看起来很不健康。萧山一位经营者自称三角梅种植技术高超,为什么可花不多?最后得出结论:浇水过多,修剪不够。对方一开始并不相信,不会干死吗?”

三角梅.jpg

很多人认为三角梅喜欢潮湿的环境,但三角梅只喜欢潮湿的空气,但根部不喜欢潮湿,所以必须控制水分。为了保证三角梅的开花量,需要重新切割,但许多经销商担心无法恢复。如果枝叶保留过多,水分过多,三角梅很容易过度生长。三角梅花是变态叶,花量少。”施肥重要且有技巧,尤其在控花过后,花量绽放的前夕需要补肥。

三角梅.jpg

认知突破是第一步

如果卖花的人不懂花,市场就会有局限性,推广三角梅也不是幸事。当地经销商的三角梅货源主要来自金华。由于金华花卉协会的介绍,我参观了当地几家三角梅种植者。这里的三角梅种植技术更接近华南市场,大部分幼苗来自南方,每年完成一次周转。虽然周转速度比福建和广东慢,但考虑到地域和气候差异,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发现种植者的技术并没有传递给经销商,技术在生产和销售流通中存在缺陷,间接导致了对付费者的误解。

统一度衡是秦国向外扩张、统一六国的关键之一,三角梅市场也是如此。与输出产品相比,他们更应该是输出概念和技术,优化销售合作渠道,使当地市场更加专业。这需要两个方面的合作:技术根植和推广传播。江浙从业者也支持他们的观念。

三角梅.jpg

未来需要更专业

家庭园艺市场是江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尤其是电商加持下的家庭园艺市场。在江苏和浙江的调查中,我发现许多当地园艺电子商务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三角梅。不幸的是,结果并不好。原因是中国适合家庭园艺的好产品并不多,尤其是电子商务。外国商品可以达到标准,但价格昂贵。

三角梅.jpg

在与几位电子商务负责人沟通后:栽培技术并不难,关键在于成本控制和合作模式,影响两者的因素主要是物流、仓储和销售。家庭园艺和电子商务是园艺产品销售方向和销售方式的未来,但目前的方式还需要探索。江浙是一个完美的试验区。成功后,三角梅地区的壁垒更容易被打破。如果你想在这个市场上取得成功,你必须更加专业和专注,否则很难迈出这个里程碑。要想市场长远,获得未来,就必须有标准化、优质的核心产品。无论是进入江浙地区,还是下一个华中、华北地区,都要坚持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