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叶小檗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紫叶小檗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白粉病的危害,应注意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1、症状:细菌主要危害紫叶小莓叶和幼嫩新梢。在发病初期,白粉小斑首先在受害叶表面产生,然后逐渐扩大。在嫩叶上,病斑几乎无限扩张,甚至覆盖整个叶片,严重时会导致叶片皱缩、垂直卷曲、新梢扭曲、萎缩。老叶病斑的发展形成了有限的近圆形病斑。病斑上的白色到灰白色,病斑变成黄褐色。

2、 病原:无性世代粉孢霉Oidiumsp.发生规律细菌通常在病组织中越冬,病叶和病梢是次春初感染的来源。细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5-30℃,最适温度为20℃。发病高峰期出现4-5月和9-11月。雨水过多、种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低洼潮湿等因素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温湿度适宜,常年可发病。

3、 防治方法

(1)园艺措施:加强管理,控制种植密度,注意通风透光,增强植物抗性;及时结合修剪整形去除病梢、病叶,减少感染源。

(2)药物防治:注重预防,发病初期喷洒20%粉锈宁乳油2500倍,或12.5%利克菌可湿性粉3000倍,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800-1000倍等药剂。注意药物的交替使用,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