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杨具有品质优良、生长快、适应性强、抗寒、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特点,树种生长快,易成材,见效早,效益好,一般8~10年即可采伐。速生杨木质轻,易加工,管理广泛,是建设速生丰产林的最佳种植树种。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速生杨的栽培技术。

一、速生杨栽培技术
1、地与整地
育苗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疏松、交通便利的耕地。秋季深翻25~30cm的机耕地最好选择。每亩基肥不少于3000公斤,第二春再做边界,要求边界平整。覆盖地膜扦插可有效提高成苗率。
2、采苗及插穗
应选择一年生平茬枝。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强壮的幼苗作为插穗。插穗直径0.5~3cm,长15~18cm,有3~5个健壮芽。直径不足0.5厘米或超过3.5cm作为废条处理,人工切条应使用锋利的菜刀,上切口均匀,下切口为马蹄形,避免切口分裂。
3、扦插
春季扦插最好。苗圃地按行距60cm拉线,然后用扦插锥或铁顺线撬松土壤,无需翻转即可扦插。插穗与地面成45°角落,地面露出1~2个芽,扦插株距20cm,每亩扦插6000株;育林地应控制每亩440株的种植密度,行距1.5米,株距1米。扦插前,用清水浸泡插穗24小时。
4、浇水
扦插后,立即用小水灌溉第一水。浇水前,应修复冲破的山脊,以利用水。每周浇水一次,连续两次。第五水待两周后,结合苗木定根再浇。每隔10~15天烧水一次。九月初,停止浇水,提高苗木质化水平,防止苗木过度生长,有利于越冬。
5、松土除草
扦插浇水两三次后,土壤合土时必须进行一次浅松土,深3厘米,以破除板结。第五水后,土壤合土时第二次松土。插条已经生根,松土可以加深到5厘米,地里所有的草都要锄掉,防止杂草与幼苗争光、争肥、争水。根据情况,锄草4~5次,并逐步增加锄地深度。
6、摘芽
大多数小叶腋都能长出侧枝,在侧枝木质化前及时发芽。整个生长期至少采芽3次。第一次在5月下旬,双条以上的只剩下一株;第二次在6月底摘掉所有萌发的侧芽;第三次在7月中旬。每次先松土,锄草,再摘芽。

二、速生杨夏季管理五要素
1、培土浇水
春天种植的速生杨,5月以后会长出大量的芽和枝条。此时春末夏初,春旱尚未完全结束,且易刮风,水分蒸发量大,萌发后植物需水量大。为此,5月中旬浇水一次。浇水后,应进行土壤栽培,特别是对于种植较浅、风吹树干松动的幼苗和大规格幼苗,及时栽培土壤更为重要,栽培土壤后应坚定。6月至8月,应不定期浇水3~4次,防止干旱,满足树木生长期所需的水分。
2、抹芽
幼苗发芽后,尽快清除地面以上2米以内的所有萌芽,只保留顶部1米~1米.5米范围内的萌芽。这有利于顶部生长强壮的中心主枝,减少营养消耗,加速树木生长。
3、疏枝
快生杨定干后,由于营养集中,顶部分枝力强,容易产生两根特旺枝并行向上生长。一旦形成两个中心干燥,就会影响其他分支的生长。所以抽枝后,要剪掉一根特旺枝。具体做法是:第一枝和第二枝一样长的时候去掉第二枝,第一枝弱的时候去掉第一枝,保留第二枝,避免形成两个中心干。
4、追肥
由于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速生杨需要充足的营养。5月下旬或6月上中旬,结合浇水或选择雨天后,施用速效氮肥。每株施尿素0.2kg或碳酸氢铵0.氮磷钾复合肥也可追施4公斤.3公斤。如如附近野草丰富,雨季也可以割草施绿肥,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能培育土壤,一举两得。
5、病虫害防治
速生杨的主要病虫害是蛀干和食叶害虫以及烂皮病,主要害虫有杨干象、杨叶甲、杨扇舟蛾、杨白潜叶蛾。防治蛀干害虫的方法是:距地1.在5米的树干上涂上毒环(菊酯农药和柴油,1∶30准备)或毒胶(粘虫胶和灭扫利,20∶1准备),或用毒笔防治。防治食叶害虫的方法有:喷布氧化乐果、长效磷或灭幼脲。如果发生溃疡,在生长季节喷洒1000倍70%甲基托布津,一般喷洒3~4次。严重发病的植物必须拔除烧毁。
6、保护树皮
杨树皮薄,横向生长能力差,伤口不易愈合,一旦树皮受损,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如果幼苗受到人为或牲畜的伤害,则需要用枣枝捆绑,或再次混合白色,同时加强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