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海棠大苗市场好,有目共睹。但中苗(米径5厘米至8厘米)从2013年开始下跌,一直跌至今秋,许多规格已跌破成本。北美海棠苗价格下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供过于求。只有供需平衡,价格自然会反弹。根据作者的观点,苗木还需要三四年的消化和去库存来平衡供需。

北美海棠作为一种从国外引进的观花小乔木,具有优异的景观,具有良好的抗寒性、抗旱性、耐热性、耐水淹性和耐盐碱性。北美海棠应用广泛,南至贵州、浙江、北至黑龙江哈尔滨、西至新疆。
相较于其他乔木树种,北美海棠生产相对麻烦,一是它长得慢,二是管理技术繁琐,所以一般中小苗圃管理常跟不上,导致苗木质量不高。这与北美海棠的修剪成型和病虫害防治有关。

2010年以后,北美海棠大小苗异军突起,全国一片北美海棠热。北美海棠苗单价最高达10元左右,普通苗也在4元至6元之间。当时扩展北美海棠苗的企业,手里一亿株都不算多,有人估计有几亿株,数量太多。
当时北美海棠的主产区是河北、辽宁、山东等省,山东最多、最乱。
现在市场上供过于求的这批中苗,就是前几年小苗长大了。虽然前几年苗木在低谷的时候被砍了消化了,但是现在的数量还是供过于求,这也是近年来海棠苗木价格每年下降一步的原因。也就是说,每年6厘米厚的价格是去年7厘米厚的价格,以此类推。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愿意看到幼苗,但因为一个是市场供应过剩,另一个是每个人都有密集的幼苗,需要幼苗,移植,所以只能出售。未来几年,海棠中苗的价格不会上涨。只有当海棠中苗消化到一定程度,才会触底稳定反弹。在我看来,还有三四年的路要走。
近10年来,米径10厘米以上的北美海棠存坛并不多,尤其是12厘米以上,每年都在唱歌,市场一路走红。这对北美海棠市场起到了提振和引领作用,也让中苗生产者看到了方向。
现在,不仅北美海棠,其它苗木也是如此,与北美海棠中的苗木相同。今年,不可预测的国际形势和中美博弈为未来几年海棠市场增加了变量。

但密度大的北美海棠生产商仍然需要间苗。如果不移植,未来的销售肯定会受到影响。未来北美海棠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价格上,还体现在质量、规模、品牌、品种上。所有没有高质量幼苗的人都是空谈。对于市场不认可、质量差的北美海棠,一是淘汰,二是高接头。不要冒险,市场不相信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