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球,又称山矾花,科属海桐花科,海桐花属植物,原产地及主要分布原产地宜丽山区,生林下或沟边,各地也多种植,为园林绿化观赏树种。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海桐球的栽培养护管理

一、形态特征
海桐球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一、形态特征海桐球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2-6m,树冠球形,侧枝轮生,老枝灰褐色,嫩枝绿色,全株有淡淡的特殊气味。叶互生或簇生于枝条顶端,革质。表面厚绿色,蜡质,极亮,倒卵形,长5-12cm。顶生伞房花序,白色或浅黄绿色,径约1cm,胶囊近球形,种子鲜红色。花期5月,果期9-10月。海桐四季常青有光泽,花香袭人;秋天,胶囊开裂,露出鲜红的种子,晶莹可爱。庭院可种植在门窗前,修剪成球形,也可种植在路边绿篱上,盆栽可装饰室内或客厅。

二、繁殖方法
海桐球繁殖以播种为主,也可扦插。播种繁殖,长江中下游海桐球,10月果从青转黄开裂时即可采种。种子采收后,用草木灰或碱水浸泡,搓去粘胶,然后播种。可开沟点播,行距20-25cm,株距3~5cm,覆土1~1.5cm.播后覆盖稻草保湿防冻,第二春可发芽。如果春播,种子应浸泡在植物灰水或碱水中,摩擦粘合剂,用水清洗,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不得暴露在强光下,第二春播种到苗床,约60~70天发芽。幼苗喜阴,需搭棚遮荫,注意间苗等管理,9每月停止施肥,并拆除阴棚。当年苗高可达15留床或分栽厘米。要培育成海桐球,要从幼苗到顶部,注意整形手术。扦插以4—5月扦插成活率最高,采顶15cm长而充实的枝条作为插穗,基质以砂壤为宜。将生长点的几片小叶子插入苗床中。株行距以小叶不相配为准。3cm×5cm,人土深6—8cm,蔽荫养护40—50天发根,立秋后形成大量根系时移栽或上盆。大规模繁殖不如播种简单省工。

三、维护管理
海桐球喜光,在半阴处生长良好。夏天可以放在室外,有条件可以放在阴凉处。强光对植物无害。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肥沃潮湿土壤耐轻微盐碱,抗风防潮。生长适温15—30℃。冬天放在冷却不冻的房间里。海桐能承受结冰的温度,但为了使其生长良好,夜间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3℃以上。海桐抗旱。夏季消耗人量水分,应经常浇水;冬季温度较低的,应相应减少浇水量。空气湿度应为50%左右。上壤肥沃。每月施用生长季节1-2平时不需要施肥次肥。幼株每年换盆一次,成年植株每年换盆一次2—3每年换一次盆。盆上用1/3腐叶土加2/3混合配制粘土或壤土。发芽力强,耐修剪。每年春天都可以修剪成各种形状。无需特殊管理,海桐球栽培方便。
露地移植一般在3月份进行。如秋季种植,应在10月前后。大苗在挖掘前必须用绳子捆扎,以防断枝,挖掘时必须带土球,土球的大小取决于主干的厚度。幼苗可以裸根移植,但也要及时。
盆栽海桐每年春季换盆一次,换盆时要将枯根剪掉,盆土要加入含有机质较多的新栽培土。海桐分枝能力强,耐修剪,春季需修剪整形,保持树形美观。如果你想抑制它的生长,繁殖它的枝叶,当它长到相应的高度时,应该剪掉它的顶部。也有人把它修剪成各种形式。夏天可以放在室外,有条件可以放在花荫凉处。强光对植物无害。空气湿度50%左右。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冬天放在冷却不结冰的房间里,最低温度是5℃。夏季消耗大量水分,应经常浇水;如果冬季温度较低,浇水量会相应减少。生长季节每两周施肥一次,其他时期不旋肥。海桐虽耐阴,但栽植地不宜过阴,植株不可过密,否则易发生吹绵蚧为害,开花时常有蝇类群集,应注意防治。
通过艺术加工,海桐球盆栽可以制成多种形式
盆景。上盆需要带宿上,植入深盆,在盆内缘上部加一圈高5~8cm硬塑料片,盆底多垫瓦片。上盆时根部可相应改善,盆土略低于塑料圈,深盆浅栽不影响成活。待长出新根.
当枝叶生长旺盛时,去除塑料圈,然后通过浇水和雨水不断冲洗高于盆面的土壤,促进粗根逐渐暴露,可以达到提前悬根露爪、古老奇特的造型目的。四、病虫害防治

主要害虫是介壳虫中的糠虫和吹棉虫。这两种介壳虫都是刺吸害虫,体外有蜡膜,所以一般杀虫剂效果不好。用吡虫啉或吡虫啉改良剂,如万里红、顶红等,效果较好。发现虫害,可用万里红稀释3000倍喷雾灭杀.开花期常有蝇群,要注意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