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杨是一种新的彩叶品种,又称变色杨。红叶杨叶表面颜色三季四变,一般在正常年份3月20日左右,叶为玫瑰红,可持续到6月底,7月至8月为紫绿色,9月为深绿色,10月为杏黄色或金黄色,7月底前树干为紫红色。叶柄、叶脉、新梢始终为红色,色泽鲜艳诱人,观赏价值高,是彩叶树种红叶珍品,可广泛种植在城市绿化中。下面让我们Li看看中华红叶杨扦插育苗技术。

1、整地做床
选择肥沃土壤深耕30~40cm,施有机肥30t/hm2.同时使用辛拌磷45 kg/hm消灭地下害虫。起垄做畦前要先将苗圃地规划成10m×10m方格,每个方格都的方格.6m、高10cm为方便后期灌水[2],将步道隔开。在规划好的方格中制作宽0的边界.5m、长10m、高10cm高床,床间距50cm,要求畦内整平、埂直,以利于排灌和覆盖地膜。覆盖地膜时,需要宽70cm地膜覆盖2层,比单膜覆盖保温保湿,有利于提高发芽率和生长率,抑制杂草生长。覆盖双膜不仅可以比单膜增加20%,还可以节省7500元/hm2。

2、采集和储存插穗
中国红叶杨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可采种条,一年生苗木高1.5~3.0m、无病虫害种条。如果采条后不能及时扦插,则应将整个采条存放,以防止失水。储存方法分为常规窑和冷库两种。冷存在冷库中(储存蔬菜或苹果的气调),效果好,管理方便。具体方法:将插条的一角洒满水,将插条整齐地站在角落里。冷库中的温度和湿度可自动调节,插条可安全存放约半年。

3、扦插前种条处理
最佳扦插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中旬。扦插前储存的1.5~3.0m芽上端1种条.0~1.5cm处截成10~15cm每根插穗保留3~4个芽,切口要光滑,不要使表皮和木质部分裂开,不要碰叶芽,不仅扦插成活率高,而且苗木生长粗壮,根系发育良好。根据粗细(粗、中、细),每50根插穗包扎1捆,便于扦插管理。切割后的插穗应根据厚度(厚、中、细)每50根包扎1捆,便于切割管理。将切割后的插穗及时放入编织袋中密封,完全浸泡在流动的河流中7~10d立即扦插。
插穗厚度为0.8~2.0cm在此范围内,插穗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插穗生根和幼苗生长。但插穗太粗(直径2cm以上)剪条和扦插困难,多为基部种条,芽小,发育不完全,扦插成活率低。若插穗直径小于0.6cm,由于营养和水分不足,幼苗生长不良,扦插成活率低。

4、扦插
扦插前,在床上按株距30cm×30cm先用木棍在之前覆盖的双层地膜上刺一个洞,扦插密度为6万株/hm2左右,将大小相同的插穗进行统一分级扦插,将插穗垂直插入土壤中,区分上下端,不倒插,插穗进土端不得有地膜,否则不能生根,插穗上端与地面平整,扦插后全面漫灌,浇透水。

5、苗期管理
5.1灌溉
加强苗期管理,及时灌溉,采用漫灌,一次灌溉,细流侧灌。每年适时浇水4~6次,每15次d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雨季排水。
5.2查苗放苗
扦插后经常检查,避免地膜破裂。插穗发芽顶膜时,在9:00前或17:00后破膜发芽,然后用湿润疏松的土壤覆盖破口周围,在芽上覆盖土壤1~2cm即可。
5.3追肥
为了保持土壤疏松、干净、无杂草,每月中耕两次锄草。幼苗进入速生期时,6-7月施用氮肥2~3次,每次施用尿素150~25次kg/hm2。开沟施肥后及时浇水,生长后期(8月初)适量施用磷钾肥,促进幼苗充分木质化,增强抗寒性,有利于安全越冬。
5.4及时摘芽修枝
新苗长到6~10cm此时枝条还没有木质化,选择一根强壮的萌条培养成主干,剩下的全部去掉,避免过度消耗水分和养分。立秋前,应及时清除幼苗主茎上提取的部分侧枝,以免影响主茎的生长,另留部分侧枝可抑制幼苗芽的过度生长。
5.5封土
中国红叶杨幼苗长到0.5~1.0m根部封土结合松土(10~15cm),防止幼苗倒伏,促进幼苗二次生根。
5.6病虫害防治
从5月中旬开始,每隔20天d喷洒40%氧化乐果800倍液,防治胆螨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