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茎腐病菌不产生孢子,通过菌丝侵入传播。菌丝早期无色,后期浅棕色。腐生性强。习居土壤或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气温适宜(20-24度)湿度高,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

病因
海棠分株或扦插养殖时造成伤口,或在雨天浇水过多,土壤积水时易受病菌侵害,导致病害严重,植物腐烂死亡。受害植物在靠近土壤的茎基部出现深色斑点,扩大后呈棕褐色,收缩腐烂。细菌感染叶片引起深绿色水渍;被感染的叶柄呈褐色腐烂。潮湿时,病斑处可见白色丝状物,病株严重倒状。

防治方法如下:
选用有机质丰富的新土或干燥后颜色较深、质地坚实、泥粉较少的池塘泥和河泥栽培土。最好不要用旧盆土。施用的基肥应充分腐烂;加强田间管理。空气湿度高时少浇或不浇水,以保持盆内土壤湿润。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叶、老叶,销毁下部接触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