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竹褐斑症主要危害叶片,叶缘和叶尖出现草黄色湿病斑,病健交界处有浅棕色圆形或长椭圆形至长病斑,与叶脉平行,老叶症状尤为明显。叶缘、叶尖病斑长7-13cm,宽1-2cm,症状严重的病斑长13-15cm,有褐色斑纹,叶片病斑连续扩张,变成褐黄斑,影响植物生长,降低观赏价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防治方法。

病原体及发生规律:该病原体是一种叫尾孢菌的微生物,在病原体或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春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空气和溅水传播,可多次感染和再感染。湿度高的时候容易发病,从苗期到成株伸长期都可以发病。细菌萌发最适合25-28℃,高温多湿有利于细菌的繁殖、传播和入侵,在春夏多雨、低洼地区易发生。珠江三角洲以4到4 9月发病较重,夏秋季节高温干旱时,突然降雷阵雨或台风暴雨天气易导致严重发病。

防治方法
(1)保持田间和盆地土壤湿润,夏秋降雨时注意排水,施用磷钾肥和复合肥;冬季应控制水肥,促进其休眠,喷洒杀菌剂,或切除枯叶集中烧伤。
(2)发病初期喷洒防治,药剂可选用50%以上的菌灵可湿粉剂600-800倍液,50%的甲基硫菌灵,600-800倍液的硫磺悬浮剂,800-1000倍液的苯菌灵可粉的50%液,50%液的湿粉的50%,70%液的800-1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可湿粉的70%∶1)800至1000倍液,70%百菌清+40%代商乐 ∶1)可湿性粉剂,交替喷洒3-4次,7-8天喷洒一次,防治效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