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昆虫,是杨、柳常见的食叶害虫,在我国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杨树集中分布区在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经常爆发。杨小舟蛾吃幼虫伤害杨树叶,幼虫集群,常集群伤害叶片,只留下叶皮和叶脉,严重时整个树叶吃,如不及时控制,会导致杨树二次发芽,甚至导致树木死亡。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杨树小舟蛾的防治方法。

发生规律
杨小舟蛾一年生3-4蛹在树洞、落叶、地下松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成虫趋光,夜间活动,交尾,产卵,多在叶子上产卵。各代幼虫的出现期为:第一代5月上旬;第二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三代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四代为9月中,初孵幼虫集群啃食叶皮,稍大后分散,7、8月高温季节严重。幼虫行动迟缓,昼夜取食,老熟幼虫吐丝叶化蛹。幼虫行动迟缓,昼夜取食,老熟幼虫吐丝叶化蛹。10月进入越冬期。

防治方法
由于杨小舟蛾发生速度快,暴发点分散,昆虫年龄和昆虫状态叠加,单一措施难以控制。必须采取人工、物理、生物制剂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降低虫口密度,控制害虫,达到防灾的目的。
1.人工灭蛹:在杨小舟蛾蛹不羽化之前,在树干基部周围地面上的杂草和杂草2cm彻底清除表土层,杀灭虫蛹,减少虫蛹基数。
2.黑灯诱杀:成虫发生期,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林间设置黑灯诱杀成虫。
3.干基打孔注射防治:幼虫孵化前至幼虫幼龄,在树干基部打孔注射。打孔的数量取决于树干的厚度,胸径20cm以下的打2-3孔,20-30cm的打3-4孔,30cm以上不少于4个孔。每孔内注3-5倍的药液6-8ml。氯胺磷、丁硫克百威等内吸性杀虫剂应
4.喷雾防治:在幼虫害早期,用高压喷雾器喷洒叶面。阿维菌素或灭幼脲灭幼脲3号2000—2500倍液,BT制剂800倍液。
5.喷烟防治:幼虫为害期,早上4—6点或下午16—21点,用烟雾机喷烟防治。药剂为1.2%烟碱·苦参碱乳油的比例为药剂:柴油=1:9,亩用药量为30—40克。
6.喷洒80%敌敌畏乳剂1000-1500倍液、10%杀死乳剂的广效敌2500倍液毒害幼虫, 还可用幼脲1号3000喷洒树冠杀死幼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