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一种深根落叶灌木花,喜欢阳光,耐寒,喜欢凉爽的环境,避免高温闷热,适合生长在松散、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土中。它具有一定的抗旱性,不耐潮湿,避免种植在低洼的水中,如果土壤中的水分过多,其肉根很容易腐烂。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牡丹的繁殖栽培方法。

牡丹大,色彩鲜艳。在绿叶的支持下,它显得优雅迷人。香味袭人,非常动人。它一直存在“国色天香”被公认为花中之王的美誉。 牡丹品种很多,可分为白、黄、粉、红、紫、绿、蓝8类别;根据花型,可分为单瓣型、半双瓣型、双瓣型、球型等;根据早晚开花,有早开花种、晚开花种、中开花种3类。

牡丹的繁殖可采用播种法、分株法和嫁接法。但是播种时间太长,从播种开始就需要4-5几年后才能看到花;由于嫁接法技术性强,只适用于有经验的老花手。新手很难接受活动。如果措施不当,接受活动后很难顺利生长,因此一般采用分株法。种植时间最好在10月初或中旬(阳历),首先要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土质疏松、肥沃、排水量好的地区。最好要有1米以上厚度的培养土和疏松砂土层(疏松土层不宜过薄,以下为硬土或粘土种植)。选地后翻土、耙细,再填施猪畜粪、骨粉、油饼、草木灰肥等基肥。然后在地块周围开挖30-40厘米深的排水沟。

牡丹根系长,株大,适合地栽。如果要盆栽,应选择透水性好的大型瓦盆。盆深要求30厘米以上。深度最好60-70厘米瓦缸。分时选择比较强壮的,4-5年内未分割的植物。先把整株挖出来,去根土,放在阴处阴干一天,然后用手拉开,用刀分开(保留一部分根系及近根处的蘖芽)开,成3株(不宜多分,每株应有3-5个蘖芽),分割后,将过厚的大根剪掉,然后在伤口处涂抹1%硫酸铜消毒,或阴凉1-2以免感染病毒。栽培深度约为20-30厘米不宜太深,不得超过原老根的深度。栽培深度约为20-30厘米,不要太深,不要超过老根的深度。种植太深太浅,生长不旺盛。种植时,注意使其根部自然伸展,均匀分布在种植穴中。种植后,轻轻按压徽章,使根系和土壤紧密,然后浇水一次,一个月内不能浇水,更不用说肥料了。天气冷的时候,最好在根部周围盖一层干马粪,御寒;若在北方种植,还应在栽苗地北面竖立一些挡风草帘,防止冻伤。1-2一个月后,如果天气干燥无雨,可以适量浇水,但要掌握一个原则:牡丹怕积水,宁愿干也不愿涝。做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过潮会烂根死。平时只要能保持土壤不太干燥。连续下雨时,应及时疏通排水沟,不得让其根部积水。

牡丹喜欢肥料,掌握几次重要的施肥,第一次是初始萌芽期,此时最需要营养,应加速施肥,使植物根部获得充分的营养。第二次是开花前1个月时,也宜浇施速效肥,对当年牡丹开花有促进作用。第三次是花后肥,即开花后半个月内,施用量可以更大。这种肥料决定了第二年花的质量。以上几次可施用完全腐熟的饼肥。第四次是越冬肥,即入冬前结合冬季灌溉,可施用堆积有机肥。肥料能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地温,保护植物越冬。春暖后,植物周围的地面应除草松土。浅锄即可,不宜深锄,以免伤花根。此后,每次下雨后,天气晴朗时,应再次松土,以免根部附近长草。

牡丹不耐高温,夏季炎热时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最好搭个凉棚遮荫。中午前盖上草帘或芦苇,晚上揭开。及时采取这种措施,可以防止落叶,如果任其受热,落叶,将严重影响以后的开花。从分株第二年开始,每年早春2月,都要检查近土基部足芽,只能留下5-6股票强壮,分布均匀,剥去其他多余的脚芽,称为“定股拿芽”,因为留得太多会影响次年开花。
